游戏公司是不是在浪费社会资源?你认为游戏公司对这个社会有什么作用?

PigSay 2022-04-29 2036 0

游戏公司是不是在浪费社会资源?你认为游戏公司对这个社会有什么作用? - 知乎 (zhihu.com)

说一个大家不太清楚的事。没有游戏市场的巨大发展,就没有GPU的诞生和发展。也就没有现在AI的发展。

众所周知今后是AI的时代。神经网络机器学习已经在很多领域打败了人类,比如象棋,围棋。今后在更多领域代替人类,用于人脸识别,无人驾驶,语音识别,无人机,无人舰,更强的机器人……

神经网络等算法二十年前就比较成熟了,什么时候突飞猛进的?GPU,也就是图形处理器,变得能够计算AI的时候。算力飞跃,导致神经网络训练能力极大提高。让AI实用性有了质的飞跃。如今GPU已经是AI计算标准硬件。AI的发展严重依赖于GPU发展。

GPU过去的用途,几乎只有一个:3D游戏或者反过来说,GPU就是为了游戏发明的。应用于游戏是它最主要的发明发展动力它也叫3D显卡。一开始就专门为游戏发明,给游戏用的。所以,没有游戏,就没有GPU。也就没有现在AI如此之快的发展。也就没有今后人类文明借由AI辅助而产生令人瞩目的再一次腾飞。

游戏这个行业由于对计算机硬件,软件,视觉听觉艺术,互动创新,都有无限的追求。在未来还会催生发展出更多新科技。VR ,AR, MR硬件和软件技术都在孕育之中。他们最核心基础的依托还是游戏市场。但发展出的新技术一定会在其他领域发挥更大作用,获得更大成就和意义。这些新技术可能经过10年又会开新花结新果。

我们中国从小农时代进入现代文明科技没多久。最怕又崇拜科技,又对科技无知和自大。

另外,妄图以个人或者一小撮人对市场需求的理解,为各个工种行业下定义,确定价值和意义,确定某个行业的作用。这个办法永远行不通。这就是为什么社会主义中国一定要坚定不移发展自由市场私有制经济。实施双轨制。因为我们必须继续发展市场,让市场引领科技创新,让科技创新引领生产力。否则就是死路一条!

从回复中,能看出不少人对所谓“市场“对硬件发展的促进,概念有些模糊。 所以对上文论证的逻辑有不同看法。 这里做个简单的描述。 在自由市场经济中,一个硬件行业要发展,需要的是市场。也就是给这个商品买单的人多不多。同时也需要生态。 就是基于这个硬件运行的软件。

众所周知,硬件无法被用户直接使用。用户能够使用的只有“软件”。只有基于这个硬件的软件被更多人使用,这个硬件才能卖得更多。

放到GPU发展历程里。 游戏软件市场就是GPU的主要生态。 第一款GEFORCE前身是NVIDIA的TNT2  。 nvidia起家就是做pc电脑游戏显卡的。 因为当时一直以来使用3d加速硬件的软件,99.99%都是游戏软件。当时的tnt系列还不是gpu,只是一个固定管线,无法编程的3d渲染加速的光栅化硬件。也就是说,靠卖3d游戏显卡,nvidia积累了大概6-7年。 直到1999年发布了GPU的概念产品。就是可编程的图形处理器。它是一个流处理器。可以通过一段程序,来控制3d图形网格几何计算,和最终屏幕上像素的光照计算。在推出这个产品时,游戏用途的市场销售,是这个硬件的绝大部分。也就是说,GPU这个硬件的生态,绝大部分软件,是游戏软件。人们之所以大量买入这个硬件,为的就是使用游戏软件。至于其他软件用途有没有。肯定是有的。但比起游戏软件这个生态,非常小。 直到GPU性能强大到出现了GPGPU(general-purpose gpu)概念,主要是gpu编程从指令集编程过度到汇编,再到c-like语言编程,编程更方便,硬件更强大,其他行业才开始逐渐尝试使用这个硬件。

AI其实也属于通用目的的一种。那为什么有“通用目的”这个说法?当然是来自过去GPU的专用目的——游戏。注意,图形应用中,对实时三维图像算力需求最大的,就是游戏。其他图形领域,包括影视特效,等,都不是这个领域的应用。直到前两年,算力终于突破到可以用于影视制作的前期草样看效果的程度。但这个只是发展到后期的结果而已。前二十年对实时三维图形硬件最主要需求只有游戏为什么GPU算力发展那么快?因为被游戏市场需求逼的。GPu工作原理是,实时场景中3d模型的每个顶点,屏幕的每个像素,都要gpu跑一段程序。你想想一个游戏可见场景,肯定模型越多越逼真,屏幕像素越多,图像越清晰,每个像素做光照材质运算越复杂,图像越逼真。所以gpu算力越强大,图像越逼真,越清晰,帧数越快。虚拟现实沉浸感越足。所以被游戏业无限的追求逼迫着,或者牵引着,更大算力GPU会卖更多,赚更多钱。这才有算力发展。

直到有一天,做AI的发现,我的天,用GPU跑神经网络比CPU快那么多……这就是一个典型的市场应用创造需求,开发商用科技创新满足需求,达到商业和科技一起发展的最好例子。也就是说,只有游戏软件市场的存在,NVIDIA才得以发展。GEFORCE硬件才有广大的发展前途。这就类似当初X86指令集的intel/amd CPU,占据了市场主要份额。 因为有wintel 强大组合,大家在用windows 操作系统。windows操作系统就是基于x86 CPU的软件。windows上的所有软件,也都是基于x86硬件。GPU,和其前身硬件的发展历程,以及3d硬件和游戏软件生态市场的关系,都是有其历史的。

这个历史才过去很短时间。你只有对硬件生态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对自由市场上需求决定生产的原理比较清楚,才有可能了解科技商业的发展规律。 而科技商业市场,这个东西对中国人来说就是比较新的事物。

那么看看禁止游戏十几年的中国有能力自己做出个人商用GPU是什么时候?2019年……发展水平我就不说了。要知道军用国防对高性能GPU是不可缺少的。

我们国家进入现代化很晚。弯路是必然的。但不要被愚昧和无知耽误了祖国发展。要正视自己的无知才有可能发展。游戏不好的地方,我有专门文章。但手机游戏一样对手机gpu有需求。华为麒麟cpu自己设计,可gpu一样要用国外方案。游戏一直还是在对硬件发展起决定性的推动作用。

--------

游戏公司是不是在浪费社会资源?你认为游戏公司对这个社会有什么作用? - 知乎 (zhihu.com)

能问出这种问题或者心中有这种疑惑的人真的是太可悲了

因为人类需要故事来扩展生命的广度和深度,人类从石器时代就需要故事,绘画,小说都是在讲故事,直到电影出现,故事可以以视听的手法呈现,电影到现在出现了大约150年

而游戏作为互动艺术,在电影之后人类对讲故事这件事本身最大的拓展,未来是属于游戏的,游戏诞生至今也就几十年,还是一个襁褓中的孩子,游戏行业,越来越真实,越来越深入故事的核心

你真的可以进入一个故事之中,参与进来,也可以以更深入的角度做一个旁观者,这是艺术自小说,绘画,升级到电影之后最大的革命,未来人们对故事的需求将会完全由游戏呈现,而有些人因为国内游戏行业的落后,只能看见糟糕的体验真的是可悲

如果我们不能提高自己的水平,有一天这种表达的权利就和2000年左右的电影工业一样,只有西方有话语权,能把故事讲好,人群是感性的,谁把故事讲好,谁说的就是真理,抽象事物的能力就是讲故事的能力,故事是人超越动物的核心原因,谁掌握了故事谁就掌握了话语权,比如现在的俄乌战争,谁能说清楚对错,如果有一个媒体,可以把真实的士兵反馈呈现在你面前,你可以看到士兵像你伸出手,听见他的哀嚎,谁先像你呈现,谁就是正义的,本质上你在科幻电影里看到的什么全息影像,虚拟现实都是游戏行业在努力的方向

那么问题的核心就是人类自诞生以来,为何对故事有这孜孜不倦的追求?

因为我们有限的生命和无尽的想象力之间有着无法跨越的鸿沟,我们需要故事来凝造共识,需要故事扩展人生的宽度,看见不一样的世界

可以通过故事去体验另一个不一样的人生,真是幸运,人生的本质就是去体验,而不仅仅是活着

--------

游戏公司是不是在浪费社会资源?你认为游戏公司对这个社会有什么作用? - 知乎 (zhihu.com)

高赞答案已经说了,没有游戏市场的巨大发展,就没有GPU的诞生和发展。也就没有现在AI的发展。

这个仅仅是巧合么?是不是因为刚巧有了深度学习算法,能够利用了 GPU 资源,才使得这个因为游戏而发展起来的设备,重新焕发了第二春呢?假如当初这颗科技树是以另外的方式点亮的,AI 的发展使用的是一条和 GPU 不同的路线,那么游戏是不是在浪费社会资源呢?

更进一步讲,电影、娱乐、抖音、快手,你花钱给小姐姐打赏的直播,是不是也在浪费社会资源呢?互联网大厂那么庞大的基础设施,你却用它来买菜点外卖,是不是也在暴殄天物呢?

如果你也有这样的疑问,这篇文章一定要看完。理解了这个,你就能理解高科技是怎么发展的。

提起高科技,很多人都能想起航空航天,比如说我们引以自豪的空间站。但是怎么才能发展高科技呢?其中一个办法叫做举国之力。只有统一的调配资源,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才能快速的赶超和发展。比方说计算机特别重要,我们就用举国之力来打造计算机;太空特别重要,我们就用举国之力来做航空航天;芯片特别重要,我们就用举国之力来研发光刻机。可是你点个外卖,手机打个车,玩玩游戏,刷刷短视频,这个对高科技有什么贡献?

其实很多人不清楚。你如果说特别特别重要的话,这个名单可以一直往下列的。比如说操作系统、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激光雷达、核心算法、锂电池隔膜、医学影像元器件…… 每一个都是关键技术,每一个都可能被卡脖子。举国之力做几件事情没问题,可是举国之力要做很多很多事情,就涉及到一个巨大的 bug —— 谁来出钱。举国之力的本质,就是资源的倾斜。但是如果你有一万件事要做呢?这个方法就失效了。每件事都倾斜,等于大家都没有倾斜。当你需要照顾的行业越来越多,你的资源就越来越被摊平。

高科技是一个极度烧钱的行业。比方说当年的苏联,是非常重视计算机行业的发展的,他们非常清楚计算机科技有多么重要。在第一台数字电子计算机ENIAC被发明后 4 年,他们就有了自己电子管计算机 MESM。在苏联科学家的努力下,苏联晶体管的问世,只比美国晚了几个星期。50 年代,他们就有了自己的晶体管计算机。可是为什么,今天俄罗斯人却没有自己品牌的电脑呢?

因为当年苏联认为,计算机是一个军事辅助科技。而当一项技术是一个纯粹的军事科技的时候,就意味着它的投入和产出严重不成正比。计算机行业,变成了一个吞金巨兽。而钱从哪里来?答案是从别的地方吸血。这样的代价是俄罗斯长期粮食不足,轻工业日用品非常的缺乏,人们的生活质量长期低于中国。举国之力的结果是,很多行业极度萎靡,国民经济停滞不前。苏联的科学家不得不向现实妥协。

想发展那么多的科技,唯一的办法是依赖市场。比方说在美国,它一开始就没把计算机工业当做纯粹的军事科技。1975年,比尔·盖茨和保罗·艾伦创办微软;1976年,史蒂夫·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创办了苹果。最早的个人电脑有什么用?最重要的功能,是文字编辑;其次,就是游戏。年龄稍微大点的同学们都记得,当年的 Apple II,早期的 PC 机,上面有各种各样好玩的游戏。很多人买电脑,就是为了玩游戏,要么就是拿来当打字机使的。后来,当互联网刚刚开始普及的时候,很多人看不惯,城市里遍地的网吧,大家都是拿来当游戏厅来用的。可打字又怎么了?玩游戏又怎么了?挺好的啊。正是普通人这些庸俗的无聊的低级的趣好,帮Intel卖出的芯片维持了整个IT产业的存活。正是有这样的桌游网游手游养活了庞大的基础用户,才使得 IT 产业有了民用基础,在几亿人口的大市场的哺育下,摩尔定律可以迭代升级。

市场的繁荣,带来了各种各样的需求。正是你花钱买个游戏,我花钱换个手机,他来打个车、点个外卖,推动了芯片制程的发展;推动了显示技术的发展;推动了通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电池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有了更好的操作系统,更人性化的交互方式。同时,这些技术也逐步扩散到军工、医疗、工业、汽车、能源等各个领域。这个在经济上叫做搭便车。搭民用化的便车,搭市场化的便车。

高科技都是非常烧钱的吞金兽。可是一旦民用化、市场化之后,它的价格就可以降低90%,甚至99%。就拿手机来说,把那么复杂的算力,那么多的零件,集成在一个巴掌大小的地方,假如不是市场化,价格加两个零都打不住的。再比如马斯克的星链卫星,终端用户已经超过 25 万,单颗卫星包括发射费用,成本降到了50万美元以下,只是 NASA 发射费用的一个零头。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客户还将继续更快地摊成本。更有很多技术,它本身就是起源于游戏生态的,比如 AR/VR,GPU 等等。

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力都不是无限的。只有大量普通人的需求,才能支撑起一个庞大的市场,才能养得起那么多研发人员、产品经理、程序员,才能让军工、医疗、工业、能源等各行各业,都能搭上市场化的便车。我们每个人都是俗人,大家最普通的需求无非就是吃好点、玩好点。点点外卖,刷刷抖音,打打游戏,简简单单,让自己快乐。为了更有趣的玩游戏,换个最新的手机,换个更大的显示器,安一条更快的宽带,尝试尝试 VR/AR 的沉浸体验。那些实验室里的科研人员,也因此有了创造的动力。

科幻和现实的最大区别就是,谁来出钱。游戏不是在浪费社会资源,它反而通过市场化,更高效的分配社会资源。把有限的资源利用充分,做尽可能多的产出,这个才是经济。

所以再次回到 60 年代的苏联。无论它有多么重视,它也发展不起来计算机行业。不是说意愿不足,而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你没有市场,没有普通人吃喝玩乐的需求,就不会有强大的国力,就不会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撑核心领域的吸金巨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