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良大叔 (号首发)
2019年5月28日,据外媒报道中国电子商务巨头阿里巴巴正在考虑在2019年下半年秘密在香港提交上市申请,计划融资200亿美元。
报道称,秘密上市可能会在今年晚些时候进行,二次上市旨在使阿里巴巴的融资渠道多元化并增加流动性。不过,目前这些计划只处于计划阶段,未来仍有变动的可能。
对此,阿里巴巴官方回应称,对市场传言,不予置评。
一
其实早在十几年前,阿里巴巴与香港股市便开始了第一次接触,并带给股民们一个永生难忘的经历。
2007年秋天,阿里巴巴上市前夕,为了给公司上市宣传造势,马云向投资者喊出了“错过谷歌,不要再错过阿里”口号。
在公开场合,马云多次表示:“阿里上市只是一个开始,是为了让电子商务走的更远”。当时有记者问到阿里巴巴上市,是不是为了企业的融资需要时,马云的回答直截了当:“我们不缺钱,上市一定不为钱”。
时任阿里巴巴CEO的卫哲也多次进行了补充:“投资阿里巴巴就是投资未来,投资中国B2B电子商务的基础建设,香港上市意味着阿里巴巴全球战略的开始”。
面对马云描绘出来的商业蓝图,投资者们一拥而上,汹涌而来。
在2007年11月6号,承载了众多投资者希望的阿里巴巴,正式在香港主板挂牌上市,上市当日便创造了多项纪录。
融资17亿美元,一举一举超越谷歌成为科技领域融资之最,创下了当时香港股市的融资纪录;
市场估值超200亿美元,与雅虎日本近在咫尺,成为了当时亚洲市值第二的互联网公司。
市盈率高达300倍,在当时已上市的科技公司中几乎无人能及;
超额认购258倍,冻结资金4500亿港元,创下了香港股市冻资最高纪录。
上市当天,阿里巴巴的开盘价为30港元,随后上涨迅猛,下午尾盘收于39.5港元,较发行价格上涨192%,一度创下了香港股市2007年新股首日涨幅之最。
然而,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谎言说的再好,也会有被戳破的那一天!残酷的资本市场给了轻信马云选择阿里的投资者一记重锤,好好地上了一堂课!
除开上市初期的大幅上涨,阿里的股价走势一直奇差无比。从上市初期的40港元下跌到20港元,阿里仅仅只用了两个月,到2018年秋天,阿里的股价十不存一,只剩4.3港元。最终在2012年2月,阿里巴巴集团宣布于6月8日停止在港交所交易,6月20日正式撤出港交所。并以每股13.5港元的价格,回购港股市场上余下的27.03%的股份。
客观来讲,2012年阿里巴巴在港交所退市,用13.5港元的价格回购,确实为部分股民成功解套。但是股价高开低走,股民被套牢的四年多时间,港元贬值以及被套资金损失的利息,早已让投资者们损失惨重。
满怀期待的股民,从2007年满心希望进场,到2012年强制清盘离开,四年时间得到的只有心灵的重创和资金的大幅亏损。
二
曾经的阿里巴巴是有希望回归港股的!
2013年,由于阿里的合伙人制度与港交所的同股同权理念冲突,未能满足香港“上市规则”设定的条件,阿里巴巴和港交所的谈判破裂,随后两者分道扬镳,各奔东西。
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的千亿美元IPO改道美国,成功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如今五年时间过去,阿里巴巴的市值已经超过4000亿美元。
阿里每一次市值的增加,似乎都在打香港监管当局的脸:“让你放弃眼前的肥肉,拒绝就在嘴边的千亿美元规模的IPO,打脸了吧?”甚至一度有声音传出:“与阿里巴巴谈判破裂的瞬间,即代表着香港股票市场已经死亡,这是香港证券业的耻辱!”
真相真的是这样的吗?
香港电影里,有这么一句经典台词:“香港是个法治社会!”
的确,在香港,人们习惯按照规矩来,不会为了个别特例而朝令夕改,即使是重新修订规则,也要求走公众程序,确保所作的改变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而在内陆的国人,则更喜欢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
喜欢按照规矩办事的港交所,错失了阿里巴巴。
2014年登陆美股的阿里巴巴,创造了史上最大IPO记录融资—218亿美元,IPO当天,公司市值便一举达到2314亿美元,成功超越了Facebook和Amazon,成为仅次于Google的全球第二大互联网公司。
所以很多人说,香港错过了阿里巴巴,错过的不只是一个互联网巨头,还错过了巨头带来的一系列互联网红利,以及差不多整个互联网时代,是有理由根据的。
但是灵活多变的大陆,就一定真的好吗?
我尤记得曾经的“熔断机制”,政策新鲜出炉没有几天,便宣布暂停实施。前脚刚亮出天际线,拆掉楼上的牌匾,后脚就宣布,还没拆的牌匾暂停拆除。
阿里的要求与港股的坚持,到底孰是孰非,早已无人清楚。不过仍然要感谢阿里巴巴在客观上,对港交所多层股权制的推动,让后来的小米、美团,可以不必远赴美国,在国内即可坐享其成。
三
2018年3月15日,曾经有外媒报道称,阿里巴巴正在评估可以让国内投资者交易该公司股票的方法。如果监管政策允许,阿里巴巴在中国进行二次上市,时间点最快可能是2018年夏天。
当时阿里方面对此的回应是:我们在去美国上市那一天就说过,只要条件允许,我们就回来,这个想法没有变化过。
2019年4月29日,港交所总裁李小加曾经说过:阿里百分之百会回来,只是时间长短问题;将来“北水”可以通过互联互通机制买阿里的股票了,也许就是阿里回来的一天。
2019年5月29日,在今日生物科技峰会媒体采访环节,对于市场流传阿里巴巴即将在国内二次上市的消息,港交所总裁李小加再次表示:我们非常欢迎阿里回香港上市,这是不出意外,远走的人总有一天回家,我觉得回家是肯定的,只要我们能解决他们的问题。
如今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只是,阿里的回归,到底是给予国内投资者共享企业成长的机会,还是回归国内继续圈钱买马呢?
毕竟2007年阿里巴巴香港上市的辉煌和2012年退市摘牌私有化,带给股民们的伤痛,并不遥远并且永生难忘!